|  | 
 
| 内容摘要: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及数字图像技术的成熟B超在世界各国已越来越普及欧国家经济发展程度普遍不如西欧故中国性价比较高的出口B超颇能赢得东欧国家医院的青睐。 
 欧国家经济发展程度普遍不如西欧,故中国性价比较高的出口B超颇能赢得东欧国家医院的青睐
 
 B型超声波检查仪(俗称B超)是一种利用超高频声波(2万赫兹以上),对人体脏器组织以及孕妇腹中胎儿进行无损伤活体检查所用的一种医用诊断成像仪。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及数字图像技术的成熟,B超在世界各国已越来越普及。与动辄数百万美元一台的CT机或MRI等高端电子诊断器械相比,价格在1万美元以内的B超因其高性价比而在国际市场上销量极大。由于新型胃肠道造影剂的开发应用,B超的用途已扩大至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和消化道肿瘤疾病等常见病的临床检查。
 
 在发达国家,几乎每家诊所、社区医院等都在使用新型B超,以代替昂贵的CT机。目前,黑白B超、彩色多普勒B超,以及技术更先进的3D1-15MHz高分辨率移动式B超已广泛用于心血管科、妇产科、普外科、肝胆科、泌尿科、眼科和其它专业科室的临床检查。病人在服用了特殊造影剂后,医生利用手持式探头可检查出各种脏器疾病。更重要的是,B超检查费用十分低廉,故非常适合发展中国家医院和诊所使用,以此节省卫生事业经费。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世界各国尚未走出经济衰退阴影之时推广应用B超,可提高各国卫生事业费的利用效率。
 
 出口形势乐观
 
 我国B超生产历史较早。早在1958年“大跃进”年代,广东汕头市一家科研单位即已研制出国内第一台超声波仪器。此后50年,B型超声波仪器的研制与生产在国内迅猛发展。迄今为止,全国已有上百家公司和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在研制生产各种超声波仪器。2000年后,国内已形成年产十几万台B超的生产能力。国内最早开发生产B超的广东省已成为国内B超出口的“领头羊”。据估计,该省年出口B超数量达数千台,数量约占国内B超出口总量的1/4。广东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超声波仪器之乡”。
 
 我国自产的B超不仅能满足国内医院需求,而且已大量出口海外市场。2001年,我国出口B超数量仅区区数十台,现在包括美国、德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已成为我国B超的主要出口市场。近年来,我国出口B超总金额保持在1亿美元左右。
 
 自2005年以来,我国B超出口已连续4年保持增长态势。如2005年,我国B超出口总金额为5384万美元。2006年,B超全年出口金额猛增至8960万美元,同比增长40%。2007年,我国全年共计出口B超达934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左右。2008年,我国共计出口B超1.09亿美元,比2007年又增长5.88%。这一结果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因为在2008年经济危机阴影笼罩下的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情况普遍不佳,而我国B超对这些国家出口不减反升,表明过去几年来中国出口B超以其优异的质量和低廉的价格已牢牢占据了发达国家的中低档B超类诊断仪器市场。据悉,去年我国B超出口市场已达215个国家和地区。据来自海关的最新报道,今年上半年,我国B超出口总金额达6963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B超平均出口单价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93%。这表明,我国B超产品因性价比高而备受国际市场的欢迎。今年我国B超5大出口市场依次为日本、美国、中国香港、印度和德国。前几年我国B超5个最大出口市场为日本、中国香港、德国、美国和瑞士。上述5个重要市场的B超出口金额合计约占我国出口B超总金额的53%~62%,对其它200来个国家和地区的B超出口之和仅占剩余百分之四十几的份额。到2009年12月,我国约有146家公司从事B超出口业务,但出口B超数量最大的5家生产商依次为: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公司、上海阿洛卡医用仪器公司、无锡祥生医学影像有限公司、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深圳维尔德电子有限公司。上述5家公司的B超出口数量占我国B超出口总量的68%。其它公司的B超出口数量仅占剩余32%的份额。由此可见,国内B超产销已呈高度集约化格局。今年1~8月,全国146家公司合计出口各种B超1.83万台,2010年即将结束,预期今年我国B超出口总量可突破2.5万台,出口总金额将达1.5亿美元,为历年之最。我国出口的B超不仅有中低端产品,也有彩色多普勒B超等高端产品。总之,今年国产B超出口又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走出去路在何方?
 
 我国对发达国家B超出口将继续看好。因为在经济危机阴影笼罩下的欧美各国由于财政收入减少,必然会进一步压缩各自国内国民医疗费用总支出。而人们的医疗需求则不会减少,故必然会到中国这样的“低人力成本国家”来采购医疗仪器,以取代本国生产的高成本医疗仪器。加上前几年我国对欧美国家出口B超的质量已赢得发达国家医学界的普遍认可,相信今明2年我国对这些国家的B超出口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如去年我国不少业内人士普遍担心美国等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危机会减少对中国B超等医用诊断仪的进口数量,现在看来这一情况并未出现。据国外媒体报道,中国B超的质量堪比欧美公司的产品,但价格更便宜。越来越多的欧盟国家医院及美国医院已开始采用中国生产的B超仪,作为临床诊断仪器。
 
 我国B超由于质优价廉,继续为东欧国家进口B超时的首选产品。据国外媒体报道,2006年我国对波兰、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的B超出口数量每年仅百余台,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出口B超在国际上享有越来越好的声誉,我国对东欧国家的B超年出口数量已猛增至数千台,总金额亦从3年前的区区几十万美元跃升至数百万美元、上千万美元。由于东欧国家经济发展程度普遍不如西欧,故中国性价比较高的出口B超颇能赢得东欧国家医院的青睐。由于东欧国家无法找到中国以外的B超供货国,故今后几年将进一步扩大对中国B超的进口数量。
 
 我国企业应加大对拉美市场的开拓力度。虽然拉丁美洲有24个国家,但除墨西哥之外,绝大多数国家均无医疗器械加工业,故长期以来,拉美市场一直是西方各国医疗器械厂商竞相争夺的市场。几年前,我国对拉美国家的B超出口数量还是零,但近几年来随着国内企业对海外市场(尤其拉美国家)开拓力度的不断加大,现拉美国家已成为国内B超的新出口市场。其中黑白B超对拉美市场出口数量已达2500台/年以上。价格较贵的彩色B超去年出口数量亦已达851台。我国对拉美市场B超出口增长率超过50%。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出口B超在总金额上仍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厂商,所以今后几年我国企业应继续加快拓展拉美医疗器械市场。
 
 我国对东南亚地区的B超出口数量将有飞跃式的增长。东南亚国家虽与我国有地缘相近的地理优势,但过去几年,该地区医疗器械市场长期为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厂商所占领,我国医疗器械产品难以进入东南亚市场。近几年来,这一情况已有改观。由于国产B超质量大幅提高及拥有价格优势,非常适合东南亚广大乡村医院使用。例如国内生产的彩色多普勒B超经菲律宾、印度等地医院试用后,普遍反映良好。去年,我国对东南亚国家出口彩色多普勒B超数量已达数百台,预计今明2年我国对东南亚地区的B超出口数量将有飞跃式的增长。
 
 我国B超生产企业今后应加大便携式B超等超小型B型超声波诊断成像仪的开发力度。自2006年以来,便携式B超在国际市场上十分走俏。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便携式B超可完成大型B超相同的工作。如据外电报道,世界5大B超生产商之首的美国GE公司,2006年便携式B超销售额已达1.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估计去年该公司生产的便携式B超的全球总销售额已超过2亿美元,比我国所有B超产品出口总额还要多1倍。由于便携式B超具有方便携带、可使用交流电或机内电池等交直流两用电源,非常适合在广大乡村医院、野战医院或流动医院等场合使用。美国GE公司开发生产的便携式B超还具有远程数据传输等性能,以便将B超检查结果传输至万里之外的大医院,便于专家及时作出精确的疾病诊断。
 
 预计到2011年,全球便携式B超的年销售额将达10亿美元左右。我国虽已有企业在生产便携式B超,但在技术性能上与GE等西方大公司相比尚有巨大差距。今后,我国应加大便携式B超的研发力度,争取早日开发出性能优异的国产便携式B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