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注册

论坛积分体系说明|用户须知
本论坛版主工作制度(讨论稿)
第三方维修公司汇总,欢迎补充
技术精湛的工程师加入|新人必读帖
2012年版主招募中,欢迎加入
等待验证会员请讲|医工币充值说明
论坛广告位列表及报价
我来说说“医学工程在线”的定位
论坛获取金币的方法总结
大文件上传方法图解说明
医学工程在线论坛评分细则
空位待租,可链接到指定网址
查看: 2160|回复: 0

未来10至20年是中国医疗器械发展的机遇期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已企业认证
发表于 2010-7-12 12: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医疗工作的重点将从过去的'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主’调整到'以整体身心状态的辨识和调控为主’的方向上来。这也是未来医疗器械发展的方向。”在日前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健康科技高层论坛暨新特药博览会上,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俞梦孙院士认为,今后10—20年间,中国医疗器械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谈到对疾病的总体认识,俞梦孙说,人的身心整体失调是造成各类非传染性病的根本原因。失调越大,病情越严重。在整体失调前提下,究竟会发生哪一类疾病,则与生活方式、性格、体质、遗传基因等因素有关。
      “目前,世界各国都存在医疗危机,唯一的出路就是从'疾病为中心’转向'健康为中心’。”俞梦孙说,在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主’的医疗器械发展上,我国由于起步晚等多种原因,造成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局面;但从现在开始,在以'健康状态辨识和调控为主’的方向上,中国和发达国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是极好的机遇,应该抓住先机,把握主动。
      俞梦孙还认为,中国在发展新一代医疗器械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以健康为中心”的总体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治未病”的精神实质属同一范畴,两者都关注整体,共同用系统的思想对待身心统一的整体。然而,从系统和理论体系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治未病”的思想体系更为完整。比如说,2500年前的《黄帝内经》,可以认为是一部通篇的“治未病”巨著,是整体健康状态辨识和调控的指导大全。因此,对新型医疗仪器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打开小程序

扫码安装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