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注册

论坛积分体系说明|用户须知
本论坛版主工作制度(讨论稿)
第三方维修公司汇总,欢迎补充
技术精湛的工程师加入|新人必读帖
2012年版主招募中,欢迎加入
等待验证会员请讲|医工币充值说明
论坛广告位列表及报价
我来说说“医学工程在线”的定位
论坛获取金币的方法总结
大文件上传方法图解说明
医学工程在线论坛评分细则
空位待租,可链接到指定网址
查看: 2476|回复: 2

医疗器械业内外资加速互相渗透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已企业认证
发表于 2010-5-20 11: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正在呈现外资巨头与本土龙头企业相互向对方势力领域渗透的格局。
   
      “我们从来不奢望一家独大,事实上,那也根本不可能。”日前召开的第63届CMEF(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上,GE医疗集团大中国区总裁兼CEO马思礼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反复强调。
   
      对马思礼来说,只靠品牌和产品就能牢牢掌控市场的时代已然远去,要想在中国市场稳住脚跟,需要做得更多,比如,不止推出新产品,更应主动地和经销商合作,推出更多的整套营销解决方案,以及放下身段,针对中低端市场开发更多“经济适用”的机器和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基础医疗解决方案等。
   
      2010年,GE在华业务营收超过10亿美元,市场容量明显快于其他市场,马思礼坦言,业务增长很大比例源于中国政府医保覆盖的扩大和水平提高。
   
      而中国医改向基层倾斜,医院设备的巨大缺口产生的市场空间甚至一时“难以想象”。卫生部规财司数据显示,目前我国2000余所县医院装备配置平均缺口30%,具体来说,这包括全国2000多所县医院、5000多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和24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3万~5万所村卫生室的建设。
   
      作为世界最大的医疗成像和IT供应商,锐珂医疗在向传统高端市场推出产品的同时,明显在产品设计中考虑了更多的“中国国情”。记者在CMEF上注意到,与以往定价在200万元上下的产品相比,锐珂医疗新研发成像系统价格仅是前者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而6秒成像、可移动等特点都直接定位于农村市场的中低端医院。
   
      锐珂医疗大中华区副总裁滕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2007年以来在锐珂的销售中,中低端产品销售所占总销售额的比重在逐年提升,2009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40%。
   
      “现在有点像武侠小说中常用的那一招,大家都在想办法尽快打通高端和基层市场的'任督二脉’,以求'武功’突飞猛进。”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002223.SZ,下称“鱼跃医疗”)副总经理、董秘陈坚告诉本报。
   
      作为国内基础医疗器械的龙头,鱼跃医疗对医改的受益感受最为直接。2009年财报显示,鱼跃医疗2009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是5.37亿元和1.18亿元,较2008年分别增长34.03%和61.16%。
   
      陈坚向记者表示,虽然外资高端品牌向下渗透的效果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但现在在二级医院甚至一些普通三级医院,本土和外资器械公司的竞争已经开始显现,“彼此都在一点点蚕食对方的市场,就看谁更快一点。”他说。
   
      鱼跃医疗2010年开始建立独立的专业实验室,陈坚坦陈,以前的发展比较粗放,现在一定要走专业化的道路,他透露,鱼跃医疗希望在某些擅长的领域,比如制氧机等建立中国的行业标准,最终还是要靠科技含量去竞争。
   
      和鱼跃医疗一样,东软医疗[母公司东软(600718.SH)]在2009年新医改政策公布后不久,就迅速发布了“医药卫生全面解决方案”,并加大了与医院终端的直接合作。
   
      东软集团副总裁、东软医疗总裁江根苗向本报透露,东软目前已经与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等30余家医院合作形成医疗集团,用技术手段使不同层级医院的检验结果可以互认,从而支持医改倡导的大医院与社区医院之间的转诊,率先占领终端市场。
   
      国内另一龙头深圳迈瑞(MR.NYSE)国际化的抱负更加直接。迈瑞国内市场总监徐家俊告诉本报:“在国际巨头还没有做基层市场的时候,我们就在这个市场,现在,我们更多地要向外、向更高端的市场靠近。”
发表于 2010-5-20 15: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医械的巨头们会在中国医改中赚的喜笑颜开。
发表于 2010-5-20 17: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源整合,标准统一,优胜劣汰,螺旋提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打开小程序

扫码安装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