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论坛积分体系说明|用户须知
本论坛版主工作制度(讨论稿)
第三方维修公司汇总,欢迎补充
技术精湛的工程师加入|新人必读帖
2012年版主招募中,欢迎加入
等待验证会员请讲|医工币充值说明
论坛广告位列表及报价
我来说说“医学工程在线”的定位
论坛获取金币的方法总结
大文件上传方法图解说明
医学工程在线论坛评分细则
空位待租,可链接到指定网址

[热点评论] 医械厂家为什么不愿意出面投标?黑名单干的!

14
回复
13383
查看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已企业认证
南国知心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2-12 08:48:16 |阅读模式
近几年,参与政府采购医疗器械的投标人几乎清一色的被“当地经营公司”包揽,而绝大多数医疗器械生产厂家都退到了投标现场的幕后。这究竟是为什么?

缘起黑名单

联想起早几年某地政府采购招标,外国某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因行贿被列入黑名单而逐出市场,事情就起了变化:先是外国的厂家不直接投标,尽管他们在中国多地有分公司有办事处,还是要委托当地的经营公司出面投标,他们仅提供产品、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就是不出面投标。慢慢的国内的医疗器械生产厂家也这么做,即使在家门口,也要委托一些屡屡中标的当地医疗器械经营公司来露脸。特别是大型生产企业,他们多是上市公司或者正在申请上市,就更不敢在潜规则的深水里涉险了。

避险心态催生变化

“避险”心态促使厂家调整了营销策略,很快就在各地催生了一大批新生的医疗器械经营商,这些经营商都在当地有一定“背景”和人脉,不显山露水,潜规则给力,才被国内外生产厂家所看重而依托。慢慢的“当地医疗器械经营公司”就几乎垄断了全部的投标席位。

为什么中标价猛涨

有人说,“这给本地财政增加了税收,没什么不好”。这是地方保护主义者的“理由”。

我们不妨估算一下另一笔帐:当地经营商无非是靠花钱来办事,大家都玩潜规则,竞争一样激烈,成本必然上涨;经营商还要划走利润的一大块,整个投标的运作成本必然明显加大,投标价、中标价自然也都整体抬高了。保守估计,和数年前相比,医疗器械中标价涨幅至少在40%以上,财政支出明显大幅度增加了。

保护了谁的钱包

没有人去仔细比较增加的地方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增加孰大孰小,但是潜规则大行其道则是大家都默认的。这样下去,政府采购的公平公正原则就必然荡然无存,运作的“隐形成本”猛涨会进一步推高中标价,其结果必然是财政支出的增加远大于地方税收的增加。如此看来,地方保护主义者并不能保护地方财政,而只是保护了利用潜规则自肥的某些人的钱包。

售后服务别找错了人

有采购人觉得“当地经营商在身边,他中标了签合同,售后方便”。
业内人都知道,售后服务的责任主体历来都是生产厂家,它的各地分公司办事处或者售后代理机构负责执行。而“身边”的经营商绝大多数没有售后服务的实力和能力。

这些经营商和投标产品的生产厂家的合作大多短暂,往往一单子一个授权,一单子一个合作周期,待设备安装验收完毕,尾款付讫,经营商就脱身了。指望经营商给你做可靠长久的售后服务,那真是找错了人。

“投标专业户”能力让人生疑

这些专营政府采购的“投标专业户”多数规模很小,注册资金不实,流动资金不多,经营医疗器械的时间也很短,“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下同)较弱。严格的说,大多也难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第二十二条)。其“商业信誉”和“财务会计制度”(第二十二条)也难以让人放心。相对于政府采购项目金额大、政治和社会责任重、专业技术能力也要求高的特殊性,这些“投标专业户”多数都很难合乎政府采购的法定条件,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着实让人生疑。

更有甚者,一个老板注册多个名目的经营公司,随市场变换,或一起出动去围标,或拿出一两个公司的名目去帮兄弟公司陪标,今天我陪你,明天你陪我,利益均沾。风声紧了,就玩“隐身”,注销公司,躲过了风头再以新面目出现。作为政府采购的项目和这样的经营公司签合同、合作项目,心里能踏实吗?

潜规则起效根子在采购人(注)

厂家直接投标,没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效率,少了偷偷摸摸的花销,降低了运营成本,其投标价、中标价自然会降下来,厂家的利润还不会少。厂家不出面投标,无奈地放弃更多利润,是规避潜规则风险;经营商涉险潜规则,向潜规则低头,既是为了生存,也是和采购人的共同利益使然。

无疑,潜规则起效的根子在采购人。凡是敢大模大样陪标围标的,背后几乎都有采购人的影子。

要打消厂家的避险心态,首要是反腐,重点是对采购人暗箱操作的权力寻租或者干扰评标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挤压潜规则的生存空间,要让厂家和经营商都相信,不靠人脉不行贿,拿出诚意来投标也能中标,让投标市场重拾对明规则的信心。

厂家和经营商都有一席之地

反腐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可以同时从操作层面上来推动厂家直接投标:在评标评分细则上,可以向厂家直接投标者适当倾斜,酌情赋分;招标标段的划分(分包),也要尽可能便利厂家组织投标的货源等等。

经营商也有生存空间。不是所有的厂家都会自己来投标,授权当地经营商投标依然是市场的一种选择;也有些项目货品琐碎,单一货品金额小,利润薄,连外地厂家来回的花费都不够,不委托当地经营商投标就不行。而当地的经营商把分散的多家小额单子都拿来投标,也有一定的利润可赚。

只要政府采购营造了风清气正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厂家来了也不可能垄断投标市场,信誉好实力强的经营公司同样有能力和厂家竞争,或者与厂家合作。在公平竞争的市场上,厂家和经营商都能有一席之地。

注:采购人是指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政府采购法第十五条)。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宫保鸡ding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12-25 21:32:45
医院每年都有采购新设备的资金,但是买国产还是进口,买西门子还是买GE,基本上都是医院领导内定,然后走个招标形式,同样一款机器同样的内置,价格能差大几十万甚至一百万,羊毛出在羊身上,坑的是老百姓,肥的是外国进口公司和当地的销售以及医院的领导,习大大高调反腐做的真不够。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dxl32107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5-12 14:28:13
呵呵,抬高医疗成本后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zpdic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9-13 09:31:05
现在的投标,一个过场而已
医疗器械老王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9-25 09:15:52
不过现在很多投标确实已经基本上是内定了......
yingzhuliu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10-8 18:27:13
公平、公正、公开
g9h9y9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10-22 23:34:36
有的还没有招标就安装设备了,后面的招标就是个形式。
fengd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4-6 18:17:23
好像出新文件了 可能要厂家直接开发票 跑不掉了他们 不能经第三方周转开发票 这是一个好的消息 对用户来说
誉源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7-16 11:52:34
哎怎么说呢
13号守门员 该用户已被删除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8-15 09:40:19
这个招标就是个过场了现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医学工程在线 医学工程在线(bmeol.com)创建于2009年2月,是医院设备科、医学工程科及其他医学工程专业人员的交流平台,提供医学工程领域的资讯信息、技术交流、配件供求、人才招聘等综合服务。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