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论坛积分体系说明|用户须知
本论坛版主工作制度(讨论稿)
第三方维修公司汇总,欢迎补充
技术精湛的工程师加入|新人必读帖
2012年版主招募中,欢迎加入
等待验证会员请讲|医工币充值说明
论坛广告位列表及报价
我来说说“医学工程在线”的定位
论坛获取金币的方法总结
大文件上传方法图解说明
医学工程在线论坛评分细则
空位待租,可链接到指定网址

转贴:医学工程的曙光

9
回复
5264
查看
[复制链接]
宁波冯工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2-14 20:54:20 |阅读模式
随着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现代医疗仪器设备大量引进各级医院,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确保仪器设备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证医疗技术质量,不错诊、误诊乃至造成伤亡事故,这已是现代化医院非常关注的问题。   在一个天气阴霾的下午,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这位被首都医科大学誉为“师德楷模”的姜远海教授。
  姜教授举手投足间有一股从容淡定的气质。他先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在一次医疗器械展会中,他听某医疗设备厂家提到他们公司收入的70%是来自销售医疗仪器设备耗材或提供设备维修服务,而销售医疗设备本身的费用仅占30%。
  姜教授大为惊讶,为医院花冤枉钱而深感惋惜。他介绍说:“很多医院没有专业的临床工程师,设备损坏不能及时维修,一天下来耽误的诊疗费用相当可观,可以说直接损害了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于患者来说,也有可能因此延误了最佳的诊疗时间。无奈之下,医院只能聘请设备生产、销售厂家来维修,而他们的服务是按小时计算维修费用,即便是更换耗材,其价格也非常昂贵。耗材用量大,规格、种类上万种,管理起来非常复杂。很多诊疗事故都是由于耗材出了问题。根据粗略计算,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一年用于购买医疗仪器设备耗材及设备维修的费用可达到上亿元人民币,甚至更高,买设备的费用加起来都没有更新耗材的费用高。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有关人员对临床工程的认识还落后于医疗发展的形势,缺乏专业的临床工程师和规范化的临床工程师资格认证考核体系,更谈不上用法律保障临床工程师的权益了。”
  据了解,国外的临床工程已有40多年历史,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欧美国家和日本都先后建立了临床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在主管行政部门领导下,授权具备本专业学术条件的非官方、非盈利性的学术组织实施考试,并进行资格认证工作。
  美国为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在医院使用中的安全有效,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在医院设立临床工程部门,到70年代初一般医院都成立临床工程部,开始实行“临床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每年组织培训和临床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目前已经有3000多名临床工程师岗位,已取得“临床工程师证书”的约500人。另有几万名生物医学工程技师岗位,目前已经取得资格认证的约有3000人。
  日本于1988年开始实行“临床工程技师”考试,到现代有10000余人取得“临床工程技师”资格证书。
  我国各级现代化医院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根据医院实际工作需要,自发成立医学工程部门。因主管领导对其没有明确标准和要求,所以名称很不统一,诸如医学工程科(部)、器械科、器材科、设备科(处)、维修科(组)等等。其工作任务也各不相同,一般主要任务是购置设备和器材,捎带一些故障维修工作。现在这种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医院发展的需要,应将医院医学工程部门的主要工作方向转到为临床医疗提供保证安全、有效的医疗仪器设备和技术,确保医院信息系统能正常运转。
  我国各医院设医学工程部门的历史有20~30年,各级医院工作的临床工程技术人员约有10万人,主要从事医疗器材购置、仪器维修和医学信息系统管理等工作。各级医院的临床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数量、管理水平、工作模式等等都与工作要求差距较大。只有少数大医院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基本达标。而多数医院的医学工程人员的专业基础和业务水平偏低,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约占30%,多数人知识老化,跟不上医学工程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在过去,临床工程技术人员不能做到“有为有位”,在医院得不到重视。有些医院机构改革,把临床工程技术部门和后勤合并,把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和水暖工、清洁工一个级别对待。尤其是在“后勤社会化”的冲击下,临床工程技术人员还面临下岗的考验。这些专业人才的学术特长没有得到发挥,在职称评定和生活待遇上感到不平衡,不能安心工作,人才流失再所难免,特别是一些业务水平较高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流动较大。
  可喜的是,在姜教授倡导下,截止2006年,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四次“临床工程讲习班”,并于2005年举行国际临床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有26人通过考试,获得了国际认证的临床工程师资格证书。培训的同时还聘请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席YADIN DAVID博士等国内外专家作专题报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每年参与培训的人员达200人次以上。
  据姜教授介绍,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成立于1993年,主要成员是全国各级医院中从事医疗仪器设备和微机购置、安装、调试、功能开发、质量保证、使用、维修、技术培训、医院数字化、科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还有从事医学工程教育、医学研究、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销等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专家、教授和行政管理人员。可以说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从领导班子到师资力量都已具备承担中国“临床工程师”认证资格。
  他建议国内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应实行“职业工程资格认证”和“临床工程师资格认证”,“职业工程师认证”面向医院从事医疗设备维修的中专以上人员,其中中专学历要求工作时间要在5年以上,大专学历要达到3年以上,本科学历工作要在1年以上,硕士学历当年具有考试资格。“临床工程师资格认证”主要面向高年资工程技术人员和学术带头人。临床工程师应参照国际临床工程师认证条件,其中工程专业本科学历毕业5年以上,并且从事临床工程工作3年以上;硕士学历以上者工作3年,从事临床工程工作2年以上,才可参与考试。
  作为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系主任,他介绍说:全国有40多所理工大学,不到40所医科大学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学生平均每个学校为40~100个,但真正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并不是很多。他的学生毕业后很多没有从事本专业工作,不过近期有些人又回到医院中重拾本行,这是个好现象。一些毕业后一直坚守在医院,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生纷纷体会到没有舍弃专业的好处,看到了专业发展的前景。
  最后,姜教授表示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要从学科建设和我国医学发展需要出发,为广大医学工程同行做点实际工作,为党和政府起好参谋和助手作用。随着临床工程的逐步发展,前景一定会是光明的!
  访谈结束后,午后的阳光依稀透过云层,我们仿佛也看到了医学工程的曙光。



姜远海教授

1933年生于辽宁,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主任委员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医学物理学会理事长,《医疗设备信息》杂志主编、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研修大学应用电子技术系主任。姜教授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仪器教学和研究工作40余年,在生理智能仪器研制,医用传感器,医学仪器质量控制和仪器安全性等方面有较深造诣。其中“医用电子仪器漏电流检测仪”获1988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用激光衍射动态检测肌节长度法”获1988年北京市学术成果奖。代表著作有和编《医用电子学》、《医学物理学》、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医用物理学》、《医用电子学》;主编《临床医学工程技术》等书,合译《医用电子仪器安全性》、《生物传感器》等书;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目前正研制开发医学仪器质量控制方法和医学仪器安全性检测手段等课题。
fy2518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2-15 21:03:59
文章写的不错.
9LOVE劳尔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2-16 18:49:07
这个上次看到过了···呵呵
nb_sunny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2-18 14:11:05
很早以前的文章,专访,现在的主委是彭明辰了。
宁波冯工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2-21 19:30:39
很早以前的文章,专访,现在的主委是彭明辰了。
nb_sunny 发表于 2009-2-18 14:11

MS彭也是首都医大的吧
topchance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3-10 22:21:20
MS 好象是某人的专利了  哎 我也 ,MS 一下
topchance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3-10 22:22:54
还有6个帖子,爱,到处找内容哈
nh天仙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6-20 17:27:22
介绍的很全面,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2009年的“临床工程技师”考试取消了
春雨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6-20 19:45:57
没等到阳光淋浴到身上,人早已退了
春雨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6-20 19:48:37
hua退了,xie也退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医学工程在线 医学工程在线(bmeol.com)创建于2009年2月,是医院设备科、医学工程科及其他医学工程专业人员的交流平台,提供医学工程领域的资讯信息、技术交流、配件供求、人才招聘等综合服务。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