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论坛积分体系说明|用户须知
本论坛版主工作制度(讨论稿)
第三方维修公司汇总,欢迎补充
技术精湛的工程师加入|新人必读帖
2012年版主招募中,欢迎加入
等待验证会员请讲|医工币充值说明
论坛广告位列表及报价
我来说说“医学工程在线”的定位
论坛获取金币的方法总结
大文件上传方法图解说明
医学工程在线论坛评分细则
空位待租,可链接到指定网址

[技术前沿] 癌症诊断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0
回复
2598
查看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已企业认证
南国知心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6-4 10:42:33 |阅读模式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筹)蔡林涛研究员带领的纳米医学研究小组近期在癌症诊断技术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在癌症诊断的研究中,近红外荧光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癌症原位、实时、靶向的无损监测。吲哚菁绿(ICG)是一种具有近红外特征吸收峰的三碳花菁染料,是唯一一种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可用于临床诊断的近红外荧光染料。但是ICG的稳定性很差,在极性溶剂中会迅速聚集并分解,且在光照环境下会加速分解,这给储存和应用带来了困难。同时,ICG在水溶液中的不稳定性及在血浆中的快速清除率限制了它在荧光成像、目标组织定位方面的应用。
    蔡林涛课题组以ICG为荧光材料,聚合物磷脂纳米颗粒为载体,叶酸为靶向分子,通过纳米沉淀与自组装的一步合成法成功开发了一种荧光性能稳定且对乳腺癌肿瘤细胞具有特异识别功能的近红外荧光纳米探针。研究表明,通过裸鼠尾静脉注射ICG纳米探针能够靶向识别肿瘤且在体内的循环时间显著长于游离ICG,表明该纳米探针可用于肿瘤实时检测,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关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Biomaterials上
    (来源:《生物材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医学工程在线 医学工程在线(bmeol.com)创建于2009年2月,是医院设备科、医学工程科及其他医学工程专业人员的交流平台,提供医学工程领域的资讯信息、技术交流、配件供求、人才招聘等综合服务。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