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论坛积分体系说明|用户须知
本论坛版主工作制度(讨论稿)
第三方维修公司汇总,欢迎补充
技术精湛的工程师加入|新人必读帖
2012年版主招募中,欢迎加入
等待验证会员请讲|医工币充值说明
论坛广告位列表及报价
我来说说“医学工程在线”的定位
论坛获取金币的方法总结
大文件上传方法图解说明
医学工程在线论坛评分细则
空位待租,可链接到指定网址

[综合资讯] 挽救众多患者的感染性角膜病研究

0
回复
2058
查看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已企业认证
南国知心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2-23 11:08:46 |阅读模式
    由山东省眼科研究所谢立信院士团队完成的“感染性角膜病创新理论及其技术应用”项目,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对感染性角膜病创新理论和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数以万计的患者重见光明,也使我国在感染性角膜病研究及防治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据了解,感染性角膜病(真菌性角膜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棘阿米巴角膜炎和细菌性角膜炎)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致盲眼病。我国现约有300万名角膜盲患者,且感染性角膜盲仍以每年约10万例的速度递增。统计资料表明,真菌性角膜炎已上升到我国一些省和地区角膜盲的首位(占34.8%~61.9%)。

  据项目组成员、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暨青岛眼科医院角膜病科翟华蕾医生介绍,感染性角膜病单纯药物很难控制,即使治愈(病原菌清除了)也会遗留角膜瘢痕,导致视力下降。项目组历时20余年,确立了“不同真菌菌种的菌丝在角膜内存在水平或垂直不同生长方式”的创新理论,确认我国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属是镰刀菌属,创造性地提出了板层角膜移植术应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手术方式。此前,业内认为大部分真菌性角膜炎菌丝是线状垂直生长,很容易穿透角膜,倾向于做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排斥风险高。而大部分的镰刀菌都是水平生长的,角膜的深层组织可能并未感染,采用板层角膜移植术,可保留深层的自身组织,术后排斥风险大大降低。项目组在国内外较早提出除三叉神经节外,角膜组织是单疱病毒又一潜伏地和复发源地的理论。在此理论指导下,应用角膜移植术清除角膜潜伏灶,使疾病复发率从100%下降至10%左右。该院已为1万余名患者施行角膜移植术,手术技术在国内多家医院推广。

  此外,项目组首次在国际上报道我国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植物和泥土外伤。项目组研制的创新药物“眼内植入长效型环孢素A缓释系统”,挽救了一大批因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导致失明的患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医学工程在线 医学工程在线(bmeol.com)创建于2009年2月,是医院设备科、医学工程科及其他医学工程专业人员的交流平台,提供医学工程领域的资讯信息、技术交流、配件供求、人才招聘等综合服务。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