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论坛积分体系说明|用户须知
本论坛版主工作制度(讨论稿)
第三方维修公司汇总,欢迎补充
技术精湛的工程师加入|新人必读帖
2012年版主招募中,欢迎加入
等待验证会员请讲|医工币充值说明
论坛广告位列表及报价
我来说说“医学工程在线”的定位
论坛获取金币的方法总结
大文件上传方法图解说明
医学工程在线论坛评分细则
空位待租,可链接到指定网址

[综合资讯] 中国医疗市场成跨国塑料企业投资新热土

0
回复
2058
查看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已企业认证
南国知心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9-30 12:16:48 |阅读模式
    
    随着中国全面推进医保体系建设,欧美国家的塑料企业纷纷加大了对在华医疗制造的投入。
    这一投资风潮受到了两个方面的驱使,一来跨国医疗器械生产商越来越习惯于将其在“中国制造”的产品出口到海外,二来中国本国市场有着庞大的医疗需求,比如中国政府拟斥1200亿美元巨资到2020年基本建立全面医保。
    OnColor HC Plus是PolyOne公司专为亚洲医疗保健行业开发的新系列USP Class VI着色剂。
    据美国政府所属的中国商务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当中国政府在2008年启动全民医保计划时,有60%的中国人未享有医疗保险。
    美国复合生产商PolyOne公司医疗保健营销总监Larry Johnson在近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医疗设备设计与技术展览会(MEDTEC China)上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对中国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十分看好。”
    Johnson说:“政府正在斥巨资推进全民医保,受此推动中国的医疗保健OEM行业将应运而生。我们相信中国有望成为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医疗市场。”
    在中国医疗保健市场上展开投资的欧美企业中,德国模塑商Gerresheimer Regensburg GmbH公司正在扩建其广东东莞的工厂,且将在中国兴建第二座工厂,而法国的热塑成型商Top Clean Packaging Group公司正将其建在华东地区的工厂规模翻番。
    这两家公司的中国工厂都是在约五年前建成的,他们说,当初他们在把医疗制造业务迁往中国时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让客户逐步适应,现在他们付出的努力已经得到了认可,新订单纷至沓来。
    除此类大手笔的投资外,在9月7日-8日在上海举行的本次展会上接受采访的不少国外企业表示,他们正在中国展开较小规模的投资。
    举例来说,美国注塑商GWPlastics公司表示将继续加大对其东莞工厂的资金投入,该厂有60%的业务与医疗有关,其规模自2006年投产以来已经翻了四倍。
    总部位于美国佛蒙特州GWPlasticsInc.公司的国际业务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Ben Bouchard说:“医疗保健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我们的投资重点。虽然医疗保健行业十分重视风险规避,[但]现在医疗保健客户对中国制造产品的能力越来越认可了。”
    该公司有意在华建立第二座工厂,可能建在上海/苏州一带,Bouchard说道:“我们发现华南地区带来的市场机遇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多。”
    格雷斯海姆塑胶制品(东莞)有限公司总经理Stephane Pianigiani说,跨国客户希望寻找更低成本的制造来源是推动Gerresheimer公司在华医疗业务增长的主要因素。
    新加坡注塑商Racer Technology Pte.Ltd.公司也抱持相同的看法。
    该公司江苏苏州工厂的总经理Clement Lim说:“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过去]许多欧洲企业对到中国生产医疗产品比较排斥。但他们的成本压力很大”,现在纷纷把目光瞄准了具有成本优势的中国。
    在去年苏州工厂通过了ISO13485医疗器械认证后,该公司准备花五年时间将该厂转型为专供医疗行业的工厂。
    将亚洲视为重点投资目标的该公司还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建有工厂。
    Lim说:“整个中国医疗行业在近三年里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
    在华医疗制造面临挑战
    虽然不少人都对中国的医疗制造行业寄予厚望,但鉴于中国制造行业当前面临整体萎缩的困境,多少也给医疗制造带来了影响。
    本次展会的多家参展企业认为,中国企业要想提高在全球医疗市场上的影响力,就必须克服在产品设计和知识产权保护上的挑战,在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Johnson说:“中国医疗企业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发展脚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关键。我认为这对他们开拓全球市场也非常重要。但他们的成本压力很大”,现在纷纷把目光瞄准了具有成本优势的中国。
    在去年苏州工厂通过了ISO13485医疗器械认证后,该公司准备花五年时间将该厂转型为专供医疗行业的工厂。
    将亚洲视为重点投资目标的该公司还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建有工厂。
    Lim说:“整个中国医疗行业在近三年里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
    中国工资水平的大幅上涨也是造成制造业萎缩的因素之一,但对于医疗企业来说,成本上涨压力要比其他行业小一些。
    ianigiani说,目前Gerresheimer公司建在捷克的工厂的劳动力成本仍比中国工厂高出六倍之多,不过他表示,要让中国工厂的生产力提升幅度跟上20%的劳动力成本同比增幅并非易事。
    美国注塑商UPGInc.公司国际业务副总裁、也是设在苏州的UPG中国公司总裁的ThomasOpielowski说,这意味着要提高工厂的自动化程度,不仅仅是取代人工劳动,而是要设法提高生产力。
    他说:“只要我们扩大产出和提高质量,其带来的节本效益丝毫不亚于[裁减人手]。对我来说,我宁可设法提高生产力,而不是一味裁员。”
    这家总部位于美国伊利诺斯州OakBrook的公司仍认为中国的医疗器械行业蕴藏着众多潜力。
    他说,中国与墨西哥的情况不同,由于格兰德河以南地区各项成本的上涨,墨西哥原有的电子产品制造优势正被中国夺走,而中国的成本尽管也在上涨,但本国市场的不断壮大抵消了这一影响。
    Opielowski说:“这与墨西哥的情况大不相同。”
    他说,对跨国医疗企业来说,他们在中国和新兴市场上才刚刚迈开脚步。
    他说:“医疗行业通常不会轻易将生产转移至低成本地区。有些医疗企业在这方面才刚刚触及了皮毛。”
    Opielowski透露说,今年8月刚在苏州建成第四座在华工厂的UPG公司可能在未来两年里在亚洲其他地方再建新厂。
    这些西方企业身处的市场在格局上也开始经历变化,原先这一市场几乎完全依赖出口业务并以跨国客户为主导,而现在更多地开始瞄准了本地医疗器械生产商。
    今年早些时候,这家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Avon Lake的公司在上海建立了一个专供医疗市场的聚合物配送仓库,此外还扩大了在亚洲提供的医用材料种类,包括通过旗下NEU Specialty Materials分公司提供的不透光材料和导管材料,为其GeonHC系列新增非邻苯二甲酸酯和非DEHP乙烯配方产品,还有专为伊士曼的Tritan和陶氏聚合物产品定制的着色剂。
    管材挤出商Tekni-Plex Inc.公司今年为苏州工厂新增了一条共挤生产线,使该厂得以生产更为复杂和精密的产品。这家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KingofPrussia的公司的国际业务副总裁Russell Hubbard介绍说,该厂同时供应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
    材料供应商科莱恩国际有限公司建在新加坡、美国和瑞典专供医疗市场的工厂现正在增加人手和提升生产力,但未透露详细信息。该公司在本届展会上展出了Mevopur成核剂新品,该系列能够缩短制药包装的循环时间,且适用于各种级别的抗菌色母料。
    总部设于美国明尼苏达州Winona的复合生产商RTPCo.公司表示,计划明年在深圳建成一座技术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医学工程在线 医学工程在线(bmeol.com)创建于2009年2月,是医院设备科、医学工程科及其他医学工程专业人员的交流平台,提供医学工程领域的资讯信息、技术交流、配件供求、人才招聘等综合服务。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