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知心 发表于 2010-6-15 17:40:52

医用X射线机系统一

第一章 X线产生的基本原理
        X线的发现: 1985年l伦琴11月8日
        第二章 X线的性质
        第一节 X线的透视基础
        1.X线波长 比可见光更短(约0.001-100纳米,医学上约0.001-0.1纳米)光子能量比可见光能量大约大几万至几十万倍。
        2.X射线自身特性
        A.物理效应
        穿透作用:是指通过物质时而不被吸收的能力。X线能够穿透一般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质。说明其波长很短,能量大,对物质有很强的穿透力。
        影响穿透力的因素:
        1.与光子能量有关,光子能量越大,穿透力越强。
        2.与被穿透物质密度有关(X线摄影的物理基础)
        (1)电离作用(X线损伤和治疗的物质基础):物质经照射后,核外电子脱离原子轨道
        a.一次电离:在光电效应和散射过程中,出现光子和反冲电子(被撞后的原原子返回“原位置”的过程)电离其原子的过程。
        b.二次电离:一次电离中的光子或反冲电子在行进中又与其他的电子相撞。
        电离作用:使气体能够导电,某些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在有机体内诱发各种生物效应。
        (2)荧光作用(X线使某些物质发生荧光的作用,荧光强弱与X线产生的量成正比,是X线透视的基础):因为X线波长短,是不可见光,但照到某些化合物如磷、硫化锌钡等,由于电离或激发使原子处于激发态,原子回到基态过程中,由于价电子跃迁而辐射出紫外线或可见光,即荧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用X射线机系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