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知心 发表于 2010-5-30 17:34:49

浅谈CT图像后处理技术

随着CT机性能的提高和功能软件的开发,后处理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其中主要包括图像处理技术和图像检测及汁算技术。检测和计算内容主要包括:CT值、长度、距离、周长、面积、体积(容积)等数据,在这里不一一阐述。这里仅浅谈图像后处理技术。
                      1窗口技术
                     
                  窗宽窗位的调整是数字图像后处理工作中的一项常规内容,又是图像显示技术中最重要的功能。正确选择和运用窗口技术是获得优质图像和提高诊断率的重要手段。
                      2图像放大、减影和滤过
                     
                  在图像显示中,为观察微小病变和细微的解剖结构,可采用放大技术。图像放大有2种形式:一是放大扫描,即缩小扫描野;二是电子放大。后处理中的图像放大不同于扫描时放大,它是一种电子增强的放大,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图像的清晰度也随之下降。另外,放大的图像还需适当调节窗宽窗位,以利于更好地观察图像。对感兴趣区进行局部图像放大,常用方法有2种:一是使用光标(+)移到要放大图像的中心,输入放大倍数,即可得到相应倍数的放大图像;二是直接用方框放大,方框越小,图像放大越大。
                     
                  减影一般需在2幅图像间进行,通常选择一幅图像作为减影像,另一幅作为被减影像,将2幅图像相减,即得到有减影效果的图像。滤过处理可单幅处理,根据滤过的效果不同有平滑、平均、边缘增强和阴影显示等。滤过的方法是电脑采用不同的图像算法对图像重新进行处理,以达到某种效果。上述3种方法中临床上最常用的是图像放大,通常是为诊断的需要,用以弥补扫描时的某些不足。
                      3多方位和三维重组
                     
                  多方位和三维重组也被作为图像的后处理,实际上它们都是在横断面扫描的基础上,经图像后处理后的不同方式显示图像的一种功能。一般根据需要,横断面图像可组成冠状面、矢状面、斜面或任意曲面的图形,这被称为多方位重组。多方位重组的优点是:首先是能够观察到特定的解剖结构,其次是能够帮助确定病变或骨折等的范围大小,有助于诊断。而其最大的缺点是由于在横断面扫描的基础中重组,其图像质量受横断面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在三维重组方式中,通过横断面图像的重组可获得逼真的、立体感的显示。这种组建方式和多位重组一样,都需在薄层扫描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图像,通常扫描层厚越薄,重组的效果越好。
                      目前,采用螺旋CT扫描进行多方位重组有很多优点:
                      (1)螺旋CT在短时间内的容积扫描,由于时间短被扫部位不易移动和容积数据的采集完整;
                      (2)螺旋CT可采用较厚的扫描层厚,而重建时可采用最薄的重建间隔,任意多次地回顾性重建,但病人的辐射量不增加。
                      通常后处理重组是为了更好地观察病变的位置、范围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时采用的一种方法。
                     
                  应该指出的是图像重组与图像重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重建是用电脑对原始数据进行运算而得到显示数据矩阵,重组是将已有的各层面中的有关显示数据取出来,重新结合为新的层面的图像。正常情况下,重组的图像质量比不上直接重建的图像质量,当体素实现多向同性后,这一情况会得到明显改善。(作者:孟伟                  孙晖李强)

jery0 发表于 2010-6-10 14:07:20

本帖最后由 jery0 于 2010-6-10 14:08 编辑

能对多款CT部分软件功能开通。有意者医院可联系QQ74459418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CT图像后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