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时正
夏时正(1411~1499),字季爵,晚年号留余道人。祖籍慈溪,随父迁居塘栖。明正统十年(1445)中进士,授刑部主事。景泰初升任刑部郎中。景泰六年(1455)负责审核福建狱囚,平反了死狱60余人。一盗案,拘押嫌疑犯18人,半数拷打致死,时正缉获真盗,释放其余9人。当时,减死囚犯中诏命充所在滨海卫军,时正耽心入海生变,转发至山东,并建议福建免死的罪犯俱宜戍守北方,法司亦表赞同。又提出通番及劫盗囚犯,等待会审定案,拖延时日,多病死,不如由主审官自行断决。诏从之,推行全国。成化五年(1469),任南京大理寺卿,办理疑难案件,甄别误判,平反冤狱,素称干练。七年,江西大灾,时正至江西巡视,兴废劝赈,豁免税收10余万石,放粮救济饥民33万户,裁省官府徭役数万人,罢革渎职官吏200余人,并命有司兴学劝士,条析兵利弊加以兴革,远近悦服。长河洞流民哨聚,亲临其境,喻以祸福,士民深为感动,境内安定。又从国库盈余中拨款修筑南昌城章江门外滨江堤坝和丰城诸县坡岸,使免水患。这些举措,对地方官员和豪强的贪暴行为有所打击,吏部抓住他奏章曾不具姓名要论他“简恣”之罪,故称病乞归,隐居西南山(今云会乡)。布政司张瓒为筑西湖书院居之。书院火,归慈溪。弘治十二年(1499),布政司杨峻迎还杭州,住归锦坊,每天著书属文。善楷书、行书。著有《留余稿》40卷、《太常志》、《三礼仪略》20卷、《举要》20卷、《杭州府志》63卷、《禹贡详节》1卷、《深衣考》1卷及《瀛屿稿》、《梅花咏》、《春秋辨义》若干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