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PACS发展方向
对PACS的发展历程,目前有一种划分:1. 将工作站通过共享数据简单拼凑成为一个简单网络。这种方式没有标准,效率低下,可扩展性差。
2. 对各个PACS功能进行划分,形成数据交换标准化的各个功能块,然后通过这些功能块,形成一个PACS网络。这种PACS和1中描述的PACS的最大区别是标准化。
3. 将各个功能和人员管理结合起来,形成办公自动化,使PACS功能集成于工作中。这种PACS和2中的PACS的最大区别是结合了人员活动,同时使得信息发布自动化。
国外还有一种分法是:
1. 人工获取图像。就是说工作人员如果需要图像需要自己到指定地点获取。这是一种原始的方式,要求工作人员清楚图像的存储过程。
2. 图像自己路由到指定的地点。通过配置,使得图像能够自动存储到需要他的地方。这种半自动化的方式对于定点工作比较合适。一旦工作地点改变,系统配置需要变化。这种方式不适合以后的流动工作方式,并且人员效率明显没有下面说的第三种高。
3. 图像自己路由到指定的人。通过配置,和人员工作管理结合起来,能够形成工作流,最大简化工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在信息化社会,大多数工作都是信息的发布和收集的过程,面对庞大的影像数据,如何使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发布自动化是PACS的任务。以上两种分法都体现了这一思想。 好东西,学习下 现在国内大力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了,每个50W专项资金 这款产品的市场平均获利情况怎样? 学习学习:lol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显示技术的发展,适应国家医联体的改革,PACS的发展方向已经有楼主提及的到了区域级PACS的应用研究了,同时图像的预处理技术,智能化处理技术,云技术在PACS中的应用成为当前PACS技术的发展方向了。当然还有别的,大家共同努力了! 小白 发表于 2011-7-30 17:42
现在国内大力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了,每个50W专项资金
50万是解决不了县级医院医院PACS的需要,但也是好的开始。
从现在看,我参与了甘肃省的80家县级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种种原因实施的效果不是很好。 现在的社会需要拼什么呢 信息化医疗目前还只能在3甲医院进行使用,而且由于3甲医院的病人流量大,如果系统不稳定,不敢贸然的信息化集成。 长长见识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