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分类技术比较
白细胞分类技术比较项目 1三分类技术 2五分类技术 3说明
检测原理 1电阻抗检测技术 2高精度专用检测通道+物理检测手段(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检测等技术)+细胞化学技术(组化颗粒染色等) 3三分类只对白细胞的体积进行检测,而五分类技术能够检测白细胞内部的细胞结构,从而使白细胞的检测能力大大增加。
检测通道 1单个白细胞检测通道 2高精度专用检测通道 3由于对白细胞内部结构的分析需要更多的检测手段,因此,高精度检测通道能更好地保证白细胞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检测参数(不包括图形) 1低于20项,白细胞检测结果包括:小白细胞、中白细胞、大白细胞(共三项)的绝对数值和百分比含量 2通常在22项以上,白细胞检测结果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共五项)的绝对数值和百分比含量 3由于对白细胞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检测,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临床指导意义更大。
白细胞异常结果的提示 1只对白细胞检测的体积结果分析的异常情况进行提示,通常不会超过10项 2能够对白细胞的数量、内部结构的异常情况进行提示,一般都要超过18项 3五分类的白细胞异常提示更直观,对检验科和临床的指导意义更大。
手工显微镜复检条件 1原则上只要出现异常情况,都要进行手工显微镜复检。 2出现异常的计数结果,可以不进行手工显微镜复查。通常只有在出现细胞形态学的异常提示信息时,才需要进行手工显微镜复检。 3白细胞五分类的筛选能力更高。检验科更能集中精力对真正需要复查的标本进行仔细的显微镜检查。
假阴性率 1一般在10~15%。性能较好的仪器的假阴性率会更低一些 2很少有假阴性的情况发生,尤其是采用联合检测原理(如:高精度专用检测通道+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检测+细胞颗粒染色的联合检测技术)的分析仪几乎无假阳性的情况产生 3五分类技术由于检测了细胞内部结构,其漏检率更低,检测结果更敏感。
数据储存 1一般能保存数百个检测结果 2检测结果的存储量一般都在1000个以上 3五分类仪器的数据储存能力更强
内部管道设计 1简单 2完善 3五分类的分析仪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更能得到保证。
质控功能 1质控文件数量较少 2质控文件数量更多
联机联网能力 1一般 2强大
仪器尺寸 1较小 2较大
仪器价格 1低 2高
总结 1可用于对一般急门诊病人标本的初步筛选 2可用于较高医疗水准的医院的综合性检查 谢谢,学习了。 学习了,谢谢楼主 好帖,受教了 学习了,谢谢楼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