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pdic 发表于 2015-9-13 09:38:07

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怎样面对第三方维修公司(上)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设备科申开州
一《五十元零四角》的啟示
在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中,怎样面对第三方医疗设备维修公司的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经过反复摸索,有一些感触,此间曾与一位八十一岁高龄的好友聊起这一话题时,他讲了一个《五十元零四角》的故事。
故事出自20世纪40年代的一篇小学课文,大意是:有一美国人家的自来水管坏了,请工程师上门修理,只用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就修复了。当主人询问工程师维修费用时,他却要收五十元零四角。主人感到惊讶说:“怎么要这许多钱?而且要么就收五十元,或者再多一点,为什么要带一个四角的零头呢?”工程师回答说:“我的技术价值值五十元,而我所用劳力的时间价值(工时费)值四角钱。如果是一个没有专业技术的人来修理,即使耗费再多的时间也修不好。”经过这么一解释,主人非常赞同,欣然地付了五十元零四角。
这一故事彰显了维修技术的价值性和维修技术与时间的关系。然而,时代变了,技术与时间的价值在行业管理和商业运作中,变得越来越复杂,可以说,它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和时间的问题,而是一个利益关系和经营管理的问题了。作为一个维修管理人员,我们有必要面对这一复杂的现实问题。
二当今医疗设备维修工作中的不合理现象
以前,医疗设备维修工作,主要是由各医院的设备科维修工程师自行修理,其次才是联系外协厂家修理,或邀请兄弟医院设备科工程师维修。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医院设备科的维修工程师已越来越不能自行修理医院的医疗设备,因此,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方式发生了转变,主要以联系外协厂家修理为主,医院设备科工程师修理为辅。这样,医院每年要支出大量的医疗设备维修费用,而且一不小心,就会支付出大量的冤枉钱,大大超越了技术和维修时间的价值。这是因为,在当今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中,存在着两种不合理现象:一种是技术的价值不被承认和认识,过度贬低技术价值;一种是技术被垄断,无限夸大技术价值而谋取暴利。
首先是有些医务人员(设备拥有者或使用者),没有合理正确地理解和评估技术与时间的价值性,过度贬低技术的价值性,认为修理时间越长,收费可以越高。比如说:
某一技术较好的工程师修一台设备花了十几分钟,收费1000元,有人就说:“怎么这么贵,太心黑了!”而同样的故障,另一工程师修了几天,还是收费1000元,这回他说合理了。这一现象导致有些工程师很“聪明”——当他一眼就看出故障时,他说问题很复杂,磨了半天洋工后说:问题终于找着了,需要费用1000元。这回大家都滿意了。
还有一种情况,某一技术较好的工程师用十分钟给一台有故障的设备换了一个10元钱的元件而修复该设备,收费1000元,有人又说:“太心黑了!”对于这一现象,有些工程师干脆就说:“我不给你换!你把它换上吧!”问题就闹僵了。
其次是医疗设备的有些厂商,为了获取更多的商业利润,想方设法、变换窍门,过度夸大技术和时间的价值性,并且垄断着这一技术行业。主要表现为:
一、厂商在安装设备时,应该提供却没有提供设备维修技术资料、设备安装软件、设备软件维修密码等;
二、维修配件专用化而不能通用,并且不提供维修配件;
三、上门维修,要求医院先付多少多少的工时差旅费,检查后,技术服务费(维修费)或配件费另计;
四、设备维修的级别:以前一般是元件级维修(更换元件),较少有板件级维修(更换电路板),绝少有部件级维修(更换部件)。而现在的各大厂商,根本不可能进行元件级维修,并且基本不进行板件级维修,而是想方设法、变换窍门地进行部件级维修(更换部件)。比如说:
1.我院一台富士FCRCAPSULAXL型CR的电脑主机被盗,新配一套电脑需要加装原厂CR的驱动软件,用时只需一小时左右。与厂商联系,要价3.5万元;
2.我院GESenographeDMR+ 型钼靶乳腺机,开机显示S04号错误代码,提示为没有检测到CR片盒架,查为安装CR片的片盒架内控制电路板上的一个存储有软件的集成块因滤线栅控制线圈损坏而损坏,与GE厂商联系,厂商提出要更换整个CR片盒架,要价25万元;
3.我院西门子AXIOMARISTOSFX 型DR摄片机出现平板与球管不能自动跟踪故障,查为控制平板立柱升降的控制模块损坏,与西门子厂商联系,厂商提出要更换整个控制模块,要价8.5万元;
4.我院石林天奇医院的一台西门子AXIOMIconosMD型数字胃肠机,控制台面板各显示窗能点亮,但不显示任何字符,报与西门子厂商派工程师检查,疑为控制台和高压发生器控制模块损坏,提出要同时更换这两个部件,要价15万元;
5.我院石林天奇医院的一台飞利浦SMIDigitalDiagnost2.0型 DR摄片机,报束光器有故障。查为束光器内控制电路板损坏,与飞利浦厂商联系,他们不更换该电路板,而要更换整个束光器,价格是20万元;
6.我院由厂商投放的美国德林Xpandplus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因制冷系统压缩机损坏不能制冷,厂商不予更换压缩机,而要更换整个制冷系统,要价5、6万元。
以上几个例子,都是厂商垄断技术,想方设法的只给医院更换部件(部件级修理),基本不更换电路板(板件级修理),更不要说更换元器件(元件级修理)了。
如上所述,医院一方(设备拥有者或使用者)想极力降低成本,而厂商则想极力把利益扩大,赚取更多的钱。这就形成了一种怪象,当医疗设备厂商求到医院购买设备时,医院是主体,是“老爷”,厂商是客体,是“孙子”,厂商可以把好话说尽;而当医疗设备出故障医院求到厂商维修时,医院变成了客体,是“孙子”,厂商变成了主体,是“老爷”,厂商掐住医院的脖子。这就导致了医院与厂商之间就设备维修问题的矛盾的激化,这时,随着中国加入WTO,一些垄断的市场被打开,第三方医疗设备维修公司(就医疗设备而言,医院为第一方,厂商为第二方)应运而生,逐步插入了医疗设备维修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这一矛盾,逐步在医疗设备维修行业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三第三方医疗设备维修公司的兴起
那么,第三方医疗设备维修公司是怎样化解这一矛盾的呢?显然是以价格取胜,而且还要做到优质服务。主要表现为:
一、具有比较过硬的电子维修技术,尽量做到元件级修理,更换通用元器件,降低维修材料成本;
二、和各大厂商工程师交朋友,获得技术和配件支持,因此拥有某些技术和配件的优势,维修成本可大幅降低;
三、掌握厂商设备维修软件密码,克隆系统软件硬盘;
四、与厂商进行友好合作,购买授权协议,成为厂商的代理维修商;
五、常住省会城市,路途较短,响应速度较快,差旅费用较低;
六、拥有相应的技术资源和配件资源。
由于第三方具有以上这些优势和变通方法,因此,在医疗设备维修行业中不仅方便快捷通融,而且经济实惠互利,为院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仅以以上所举6个实例的维修结果来说:
1.富士CR电脑被盗需加装应用软件一例,由第三方与富士厂商工程师沟兑,事情仍由富士厂商工程师来做,费用由第三方先行支付给富士厂商工程师后,再向医院收取费用,2万余元搞定,为医院节约1万余元;
2.GE乳腺机不能识别CR片盒架一例,厂商要价25万元,院领导非常生气,放出狠话,宁愿报废,也不愿花这笔巨款。后由第三方与GE厂商工程师沟兑,购买存储有软件的集成块,更换上和修复滤线栅控制线圈后,成功修复,要价不足5万,而且包括移机和保修壹年,为医院节约20万元;
3.西门子DR摄片机平板与球管不能自动跟踪一例,由第三方检查为控制平板升降的控制模块内的两个驱动场效应管和软件存储集成块损坏,并与西门子厂商工程师沟通购买该软件存储集成块,成功修复,要价4万余元,为医院节约4万余元;
4.西门子数字胃肠机控制台面板不显示任何字符一例,由笔者亲自与第三方一起检查,查出控制台内电源供给电路板上的一个 -5伏电压的整流二极管短路,更换后成功修复,并且免费维修,直接为医院节约15万元;
5.飞利浦DR摄片机报束光器有故障一例,查为束光器内控制电路板损坏,由第三方与飞利浦厂商工程师沟通购买更换,收费7万余元,为医院节约10余万元;
6. 美国德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制冷系统压缩机损坏一例,因是厂商投放机,我们不同意更换整个制冷系统,只能更换压缩机,不然,就停止使用,或者重新投放一台,或者终止投放合同,需要投放该类设备的厂商很多。最后,该厂商只能想办法请求制冷设备维修公司协助更换压缩机,并且连基本的3000元费用都不要了。此例为医院节约5、6万元。
上述实例说明,第三方公司从技术、价格、时间、灵活机动性等方面都比较具有优势,因此,作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主管者,就医疗设备维修问题是可以和第三方合作的,是可以给他们机会的。
这样一来,医疗设备维修的路子就拓宽了,由原来的厂商扩展到第三方。但这对于我们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人员来说,是否意味着减轻了担子,从此可以“放马南山”,不再开动自己的脑筋而依赖别人了呢?回答是“否”。不但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且责任更大,要求更高更严,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各自都必需为自身利益着想的商业运作者,我们又应当如何面对这一现实呢?

tb110270085 发表于 2015-9-17 11:29:13

写得好啊!!:D:D

nieice 发表于 2015-11-11 16:45:53

每次让厂商工程师过来给你找原因(是否付人工或者差旅费?),找到原因后你就从第三方捣腾配件,搞几次,你看下次厂商还过来给你检查故障不??
自己开头都讲《五十元零四角》的故事,其实自己却在做着不认同技术价值的事情

dashen 发表于 2015-12-23 09:58:57

值得学习借鉴。谢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怎样面对第三方维修公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