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存航 发表于 2015-5-1 17:51:50

激光

         激光光源(束)的作用是用来局部激发存储荧光体,使其存储的能量发射出来。早期大部分实际使用CR系统的激发荧光体的光源用气体激光,较新的CR系统的激光光源都以激光二极管为基础。激光二极管可得到的波长(红)和输出功率(几十mW,一般为30 mW)与当今的存储荧光体材料的激发光谱和灵敏度是很好的匹配。
由于激光是激发IP潜影的光源,所以他的强度和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强度控制的目的是需要将IP的静态和动态和曝光量的波动减至最小。因为这样的波动容易在图像中产生可视带状伪影。例如,沿扫描线可以发生静态强度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来自激光二极管的可变性。在飞点扫描器中,这样的静态强度变化是能够校准的,其方法是通过测量平野曝光量(平野曝光量-IP在没有任何物体曝光后所测量的曝光量)扫描的线轮廓,并根据测量的轮廓校正所有的后续扫描的数据。可变形的偏差在这里是相当大的,在10%-15%的数量级上。动态波动的容许偏差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容许的强度变化小于1%。这样的动态强度变化的校正必须用有效的反馈来完成,这在激光二极管中是十分容于做到的,因为它是直接驱动的。
飞点扫描阅读器的激光束要求是一个光点,而线扫描阅读器的激光光源要求是一条强度分布均匀、线性度好的光源,所以线扫描阅读器的线形激光光源发生器比飞点扫描阅读器的点激光光源发生器复杂得多。一般这种光源均采用激光二极管,排成1xN个阵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