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刀的特点
1.工作频率要适中高频交流电通过生物组织时可以产生热效应、电解效应和法拉第效应,而高频电刀需要应用的只是热效应而不需要另两种,这就是使用高频交流电技术的作用。目前一般采用的电刀频率约为300-750 KHz,频率太高易引起寄生电容的静电感应,并使电流流至开刀以外的可能性增大;而频率太低(如≤300 KHz),会产生危险的法拉第效应即对生物的刺激兴奋作用会增强,产生肌肉痉挛、疼痛,严重时会引起室颤。由于加在生物体上电刀的输出功率高达350W,故使用不当会产生灼伤,并可能会对其它在用电子设备产生干扰。
2. 输出对地的浮置技术为了防止高频电刀的分流,通常采用输出对地浮置的方式,尽可能选CF型(Cardiac Floating type)即可直接用于心脏的浮置且对电击有高度防护作用,或BF型(Body Floating type)即可直接用于人体的浮置且对电击具有足够的防护。
目前国内外高频电刀种类繁多,产品价格悬殊相当大。但总体可按功率管和功能分类。1) 按功率管分类:可分为电子管型(已逐渐被淘汰)、晶体管型(已不多见)和场效应晶体管型(FET正被广泛采用); 2 )按功能分类:大致可分为眼科视网膜手术专用双极微功率电凝器; 脑外、耳鼻喉手术专用单、双极精密输出中功率电凝器; 肝胆腹腔镜、妇产宫腔镜、泌尿膀胱镜等腔镜手术配套的单、双极专用大功率电凝器;常规手术用氩气、多功能单、双极大功率高频电刀等。有报道说氩气束凝血可减少失血50%, 但耗费高。曾有人做扁桃体手术误用过输出才6W的微功率电凝器,使患者白流了不少血,结果是劳而无功。选择时务必要切合实际,合理使用。并尽可能选信誉好、射频漏电小(IRF≯150 mA) 的著名大公司新近生产的合格产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