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系统故障概述
产水量和脱盐率是反渗透、纳滤系统的基本性能参数,如果这两项指标达不到系统原设计要求,产水量小或者脱盐率低,就需要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由于进水TDS和温度的波动以及系统机械性能等原因,即使完全没有污染倾向的系统,基本性能指标也会在小范围波动。下面是我们判别系统运行出现故障的参考标准值。1参考指标
反渗透、纳滤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变化达到以下指标范围时,要及时进行故障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正常给水压力下,产水量较正常值下降10~15%;
●为维持正常的产水量,经温度校正后的给水压力增加10~15%;
●产水水质降低10~15%(产水电导率增加10~15%;)
●给水压力增加10~15%;
●系统各段之间压力降明显增加。
2设计提示
远离故障最好的办法是从开始就消灭发生故障的可能,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尽量考虑做到:
●设计系统时要依据完整的水质分析。对于地表水源要考虑到季节变化的影响,对于普通市政水源要考虑到原水变化的影响,要确认拿到的报告是最新的有效数据。
●测定RO进水的SDI值,确定胶体污染的可能性。
●保证预处理的效果。
●存在污染的可能时,一定要选择较为保守的系统通量。水质洁净的地下水的设计通量可以高一些,地表水的设计通量一定不要超过设计导则规定的数值。降低单位面积的膜通量可以减少污染物在膜面上的沉积。
●选择较为保守的系统回收率。回收率较低时浓水的污染物浓度也相应较低。
●膜元件的错流速率要尽量大。较高的错流速率能增加盐分和污染物向进水水流的扩散,降低膜面的浓度。
●选择适当的膜元件类型。
3故障原因基本类型
系统发生产水量减少和水质下降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可以简单归纳出几种类型:
1)进水TDS增加、水温波动、运行参数调整等原因造成的性能变化不属于故障范围。
2)系统硬件故障:O型圈密封泄漏、膜氧化、机械故障等;需要更换或修理故障元器件。如果是膜氧化,要找到氧化的原因,消除氧化剂来源,更换膜元件。
3)膜污染:膜污染是处理系统故障的核心工作,需要确定污染物类型、污染程度和污染分布,在此基础上进行清洗恢复。
4)系统设计失误,系统设计问题可能与前面的几项都有关。对于有设计失误的系统,在恢复系统元器件性能之后,一定要对系统进行改造,纠正原有错误设计或运行参数。 有用,收藏备用 前几个月很稳定,最近一周就突然升高,调整浓水流量效果不明显。反渗透膜也将近一年多了 顶一个,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