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基因表达与肝癌发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肝癌的研究已由组织、细胞水平发展到分子水平,由细胞病理学进入分子病理学领域。大量研究表明,HCC发生过程中,有多种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并可能涉及肝细胞中多达10余种DNA序列的分子或基因改变。深入了解HCC发生过程中各种癌基因改变状况和出现规律及其相互联系,对阐明HCC发生机制是十分必要的。研究表明,c-myc、N-ras、H-ras等癌基因在HCC发生的早期阶段已有异常表达,其协同作用是HCC启动的重要分子事件,其中H-ras的异常表现出现较晚,而在肝癌形成的促进阶段起重要作用。肝癌病变进一步发展,N-ras表达转阴,此时细胞形态已具恶性转化特征,因此认为,N-ras表达消退的现象,可视为判断细胞恶性转化或癌前病变的指标。
野生型p53基因是一种隐性肿瘤抑制基因,它的失活是大多数人类肿瘤中最常见的遗传学改变。野生型p53缺失或突变可大大增强对肿瘤的易感性。原发性HCC细胞中p53基因突变已为多位学者的工作所证实,但所报 道的突变率从10%~60%不等,这可能与所用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不同有关。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法检测基因突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均较高,对基因突变的检出率可高达90%以上。 MDM2也被证实与人体HCC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是致瘤性很强的基因,其低水平的表达也表明细胞成瘤性增强。p53基因与MDM2间存在一定关系。p53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可引起p53蛋白功能丧失,也可通过与多种其他蛋白包括MDM2蛋白相结合而使其失去抑癌功能。MDM2过度表达还可使恶性肿瘤细胞逃脱p53对细胞生长的控制作用,此时即便无p53突变和功能丧失,也是如此。
肝的癌变过程是多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是各种癌基因乃至包括多种细胞因子在内的一种网络调节的复杂过程。深入掌握各基因在HCC发生中的确切作用,理顺复杂网络调节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抓准关键所在,对未来开展肝癌的基因治疗将会有重要意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