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 全球最红火的CT市场
过去几年间,虽然西班牙、希腊、意大利等西欧国家遭遇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但欧洲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市场却波澜不惊,并成为整个欧洲医疗器械市场的一个增长亮点。<br><br> 欧洲咨询公司Datamonitor公司发表的最新报告称,2011年,全球影像诊断设备市场总销售额在219亿~225亿美元之间。预计到2014年,这一数字可望达到260亿美元。全球各地区影像诊断设备市场占国际市场的份额分别为:美国36.3%、欧洲27.7%、亚洲27%、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9%。<br><br> 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包括X线机、CT机、MRI仪、PET仪、超声诊断仪等多种产品。在全球影像诊断设备市场中,各种X线机仍占“大头”,占34%~35%的份额;其次是B超仪,占20%;CT机占19%;MRI仪占18%;核子医学影像设备等占6%~7%。<br><br> 该报告预计,2014年,全球CT机市场增长率可达10%左右,市场容量将达45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CT机销售额将占全球CT机销售总额的17%;欧洲占34%;北美洲占30%;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合计占19%。同年,欧洲CT机市场增速可达14%,远超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2017年,全球CT机市场容量则有望达到59亿~62亿美元。 <br><br> CT机市场居全球第一<br><br> 虽然欧洲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产品销售额居美国之后,列全球第二,但在CT机销售上,欧洲压倒了美国和亚洲,居全球第一。亚洲则在低附加值影像诊断设备(如X线机、B超仪等产品)的销售上居世界第一。<br><br> 欧洲人口老龄化加剧,心血管疾病高发。2005年至今,欧洲每年有400多万人死于冠心病,远高于其他疾病的死亡率。64~128排高分辨率CT机可精确测定冠心病患者的动脉堵塞情况,从而为医生决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在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的影响下,近年来,欧洲医疗器械市场上中高端CT机销售非常火暴。<br><br> CT机贸易额是我国四倍<br><br> Datamonitor咨询公司的报告披露:2009年,全球CT机市场销售额约36亿美元,其中欧洲占1/3。这一年,欧洲CT机出口额达8亿多美元,进口额达5亿多美元,贸易总额超过13亿美元,相当于我国CT机贸易总额的4倍多。<br><br> 2011年,虽然一些欧盟国家经济情况不佳,但这并未对其CT机贸易产生明显影响。2011年,欧盟CT机贸易额比上一年增长了0.8%,其中128~256排CT机的产销量约占欧盟CT机产销总量的一半左右。<br><br> 向高档机型方向发展<br><br> 欧洲CT机市场正朝着高分辨率、高档机型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上市的CT机在欧洲、北美国家已相继淡出舞台,新一代高性能的三维甚至四维CT机和MRI仪等影像诊断设备产品渐渐成为欧洲各大医院成像诊断设备中的“主角”。<br><br> 欧盟是全球最大的CT机生产与销售中心,现有十几家公司生产CT机整机或配件,其中以荷兰飞利浦和德国西门子生产的CT机质量最好。据国外报道,继飞利浦公司开发出256排极高分辨率CT机之后,日本东芝公司研制出了分辨率更高的320排CT机。<br><br> 为何欧洲CT机市场如此红火?Datamonitor公司的报告分析,欧洲普及CT机较其他国家要早。目前,欧洲医院的CT室可诊断中枢神经病变、侧腹痛、惊厥症、白癜风、腹动脉瘤、眩晕症、偏头痛、肺癌和大肠癌等多种疾病。过去15年,欧洲各大医院急诊室的CT机利用率增加了330%。近年来,欧洲一些医院还开发出不少CT机的新用途及其配套软件,如专门用于检查乳腺癌的CT机,用CT机检查脑神经性病变等。<br><br> 为适应CT机大量应用于临床检查的形势,欧洲两大CT机生产商荷兰飞利浦和德国西门子均加紧研制“低辐射、高分辨率”的新型CT机,以尽量减少辐射剂量,降低对人体的潜在危害。相比之下,美国则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美国厂商正大力研发分辨率更高、可用于检查血管堵塞程度的新一代PET仪和MRI仪。总体而言,欧洲医院更倾向于使用CT机;而美国医院喜欢使用价格昂贵的PET仪和MRI仪——这可能与国情有关。而这也许能解释为何世界四大CT机生产商之一的美国GE公司一直在欧洲和亚洲市场上拼杀——目前,GE在美国市场上的CT机销量不如在欧洲和亚洲高。<br><br> 我国CT机贸易<br><br> 出大于进<br><br> 在2000年以前,我国对欧洲的CT机出口量为零台。随着国内CT机制造业的迅速成长,过去几年,我国年出口CT机数量已猛增至1000台左右,欧洲也成为我国CT机出口的最大目的地(占一半左右的出口份额),而且我国CT机主要出口到经济高度发达的荷兰、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相比之下,经济欠发达的东欧国家每年最多仅从我国进口十几台CT机。<br><br> 目前,我国已形成CT机“出大于进”的新局面。相信随着沈阳、深圳等地CT机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欧洲和北美洲及部分第三世界国家的CT整机出口将迈上新的台阶。<br /><br><br> 国内CT国产的倒是不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