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cs 发表于 2011-12-10 22:49:44

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医院医疗器械保障体系建立的研究

0引言
大自然造就了优美的环境,人类在和谐中生存发展,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范围扩大,预防性措施执行力较弱和各种未知因素的作用,造成灾害性事件的频频发生,尤其是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要求医院在最短时间内作出迅速、适当反映,采取措施防止事件的扩大,保证伤病员的安全救治。其中对于事件突发后医院医疗器械供应体系的建立尤为突出和重要。笔者结合参加南京汤山“9.14”毒鼠强中毒、南京化工厂“7.28”爆炸、09年8月9日南京公园路游泳池氯气中毒等事件发生后,医疗器械保障的成功实践和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分析事件特性
  1.1了解不同突发性事件发生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好相关医疗器械保障工作。像“氯气中毒”主要是呼吸、消化、神经方面异常病情为主;地震灾害以挤压伤病情为主;火灾以烧伤致残救治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处事不乱,处事不惊,有针对性的做好相关类型的医疗器械供给应急准备。
  1.2以我为主,力争在所属区域,所在医院解决救治过程对急救器材的需求的矛盾。既然是急救就一定要坚持以我为主,因为突发事件的发生,其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往往超过人们的预期想象和准备,指望相关其它单位、部门、组织帮助解决抢救过程中所需的医疗器械,往往会贻误最佳的救治时间和机会,同时在同一区域不可能在各医院之间分出熟轻熟重,给予重点保障支持和帮助。所以一定要力争在所管的区域、范围内自己解决问题。象“9.14”南京汤山“毒鼠强”中毒抢救中,我院在抢救开始的前二个小时,调集了52台呼吸抢救设备,保证了中毒的患者呼吸麻痹症状的生命支持,为后续的救治赢得了机会,不然的话,等待其它方面的支援,就会贻误最佳的抢救时机。
  1.3加强平时对各种突发事件发生后救治知识、方法、手段的学习,了解各种不同事件造成伤害的特征以及伤病的救治手段、方法、途径、所需要医疗器械,真正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救,救之能成。从思想上重视往往会给医疗器械保障体系起到指导正确,决策周全,保障有力的效果。

2平时的训练和养成
  2.1医院医疗器械供应的方式通常分为:每天例行按照科室提出的要求进行的常规发放和每星期某一特定日对全体科室展开的集中发放两种模式。我们可以将集中发放作为保障训练来进行,有意识的锻炼每个负责医院医疗器械采购、发放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在接到医院科室的需求信息后,立即以最短的时间进行供给,而当遇到库房缺货或发放过程中出现断货时,立即通过掌握的供货渠道进行快捷补充,以保证科室需求。通过这种应急采购、调货,观案、分析供应商和生产厂家对医疗器械需求的响应及服务水平。09年8月9日南京公园路游泳池氯气中毒事件发生后,中毒患者涌入急救中心,呼吸急救设备和负压吸引装置严重缺失,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连夜调集,配合我院采购人员在不到一个小时内将货物备齐,有效地满足了抢救的需要,也体现了主渠道供应的优势。而有些供应商在这种场合下,往往考虑企业利润推三阻四。这为医院医疗器械采购部门一个提示,在平时的医疗器械采购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主渠道供应,以保证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供应渠道畅通、及时。
  2.2医院每天会发生多起、多种类紧急救治事件的处理,常常会涉及到医疗器械的保障供应,像气管切开导管、体外急救装备等都是必须具备的,可以将每一次医院急救事件保障,作为训练内容,注意观察、分析各类医疗器械采购供应环节的响应速度、调度时间和供货服务水平,对于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将好的方式、方法、手段用规范化固定下来,以便从事医院医疗器械保障的人员执行,避免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时无所适事,应接不暇。
  2.3培养维修保障和采购供应人员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医疗器械应急保障体系,从专业技术角度看应当包括医疗器械的维修和供给,这里缺一不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各类集成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学科技术为一身的医疗设备层出不穷,维修工程人员必须尽可能的多掌握各类专业技术知识,有效全面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技术上能够应对各种多样的故障分析,并能利用现有条件加以排除,以保证一线救援的需要。而对于采购,库房人员则应当有极为敏感的对专业病种的诊断、治疗手段的理解能力,能够针对不同病种救治需求,做出正确的判别,及时引进、提供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医院救治所需的适用的医疗器械。
  2.4建立各类物资器材供应信息库。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医疗器械的发展,新型医疗器械不断的被研究、生产出来,如何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信息,单凭以往手记、脑背已不能适应。所以应当利用计算机建立起较为完整、分类清晰的医疗器械供应信息库,通过信息化、物联网技术对医疗器械的生产、供应、联系、响应实行动态化管理,以保证随时调配和采购到急需的医疗器械。

3 建立和完善医疗器械保障体系
  3.1医院医疗器械库房和各科室是该体系的基本单元。作为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的急救器材保障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医疗器械事事样样采购好备件,放在库房随时调用,这样会造成浪费,时间长了还会失效。但我们可以将医院的库房和各科室的库房作为保障的基本单元,将其库存量和中转物资、器械作为备货,因为一方面医院常规的备货与应急备货在形态上,并没有严格的区别;同时应急情况下伤情、伤员救援大部分的状况,应当说在平时的救治过程中也会出现。所以应当立足于医院的库房和科室二级库房,并将它作为基本的依靠供应源,成为突发事件发生后,进行医疗器械的供给站
  3.2建立医疗器械供应信息咨询系统。如2.4节所述,能够随时了解医疗器械的供应,生产变化,及时的补充、完善,已备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应急使用。像2010年1月我院奉命筹备组织赴海地国际医疗救援队时,急需一种转运担架,国内找遍生产厂家都没有此类担架,有关报道资料上提及进口的可供采购信息产品,最后通过信息库,在江苏张家港市找到了一家合资企业生产,用于出口的该转运担架,及时解决采购需求。
  3.3建立以主渠道为主的大供应链。由于医疗器械供应商入市门槛较低,各类医疗器械供应商家成千上万,但经过多次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实践和承担经历过多次突发性事件急救过程、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筹组、供应工作,深深地感到,在医疗器械供应中,还是应当立足于较大的企业规模和良好的市场覆盖,涉及多个领域,有专门且专业的团队分工,重学术,重品牌,具有完整的企业架构,专业高效的商务,物流体系的供应商,即我们定义的主渠道供应链,否则当突发性事件发生时,我们的医疗器械保障就会顾此失彼,甚至断货,无法实现保障有力的目标。
  3.4有一支思想上坚定,技术业务上精益求精,体力上能攻善战的人员队伍。应急保障供应是思想、经历、体力的考验,遇到的困难是不可预期的,甚至是无法想象的,几天几夜的连续作战,对于从事医疗器械保障的人员也是一个历练。
  3.5重视中、小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供应水平。医疗器械的发展和最新技术应用于医疗器械成功,作为产品并非一定是和大型、全能企业,有许多中、小企业由于机制灵活,市场转换快,而愈来愈成为新型材料、产品的代表者,重视它们的供应会给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医疗器械保障体系的建立增加更加有力的支持和新产品提供。因为在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医院急救过程中,新产品、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抢救效果,解决以往未曾解决的难题。

4 结果
  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医院急救医疗器械保障体系建立,应当是在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和对事件特性深入细致的分析,平时有意识的训练养成和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医院医疗器械保障体系的初步形成。做到这些,就能够适应任何情况下出现的突发性事件急救中医疗器械供应的难题,即使再大的困难,都能在这种体系下得到较好的化解。

5 讨论
  建立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医院医疗器械保障体系,上述论述仅是为体系建立作了探索性建议。实际运行过程中,诸如:(1)平时保障体系与事件发生后保障供应的矛盾,即当突发性事件发身后,不可能仅为事件保障而停止平时医院正常的医疗器械保障供应;(2)主渠道的供应能力的评估,平时医院物资储备与周期性库存交换问题;(3)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医院急救医疗器械保障体系与整个大保障(药品供应,通讯保障,生活资料等)的提供体系的联系、配合,都是我们必须兼顾到的。

lxc2011 发表于 2011-12-11 09:09:13

谢谢,值得好好学习下

haiping 发表于 2011-12-11 20:51:40

ge,威望好高了呀,我都好久没来这里了!

jiangcs 发表于 2011-12-12 12:15:37

回复 3# haiping


    tianping,handshake

xingzhewuy 发表于 2012-11-20 10:47:55

学习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医院医疗器械保障体系建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