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知心 发表于 2011-4-28 14:33:02

迎接数字互联健康时代

&nbsp;&nbsp;&nbsp;&nbsp; 有没有一种可能,各种可以互联的家用医疗器械成为人们家中必备的新&ldquo;家电&rdquo;;<br><br>  有没有一种系统,医生、护士通过它可以移动查房和移动护理;<br><br>  有没有一种设备,基层医生只需随身携带它,就可以在偏远山区和农村为患者进行多种检测;<br><br>  有没有一种平台,最终把这些来自家庭、医院、乡村的诊疗信息及时、准确和独立地进行汇集,用于个人健康管理?<br><br>  4月17日,在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于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ldquo;2011中国康体佳健康联盟论坛&rdquo;上,临床、医疗器械、IT等各方专家努力为听众们讲述着这样一个事实:数字互联健康时代正在朝我们走来。<br><br>  新&ldquo;家私&rdquo;<br><br>  &ldquo;中国人口变化的最大特点是未富先老。&rdquo;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副研究员张松说,根据《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1.67亿人,占总人口的12.5%。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口的1/3将是老年人。人口的迅速老龄化成为医疗器械便携化、家用化的强劲推动力。&ldquo;近年来,家用血压计、家用胆固醇检测仪、家用窒息急救仪、家用氧气发生器、家用低频治疗仪、家用妊娠检测盒、家用护理床、家用老年痴呆测试系统、家用服药仪等各种家庭医疗器械的研发得到快速发展。&rdquo;张松对记者说。<br><br>  另外,生产厂家在不断提高家用医疗器械技术水平的同时,在设计上也努力使其更适合家用,例如可以充当时钟、日历和电筒的电子体温计。《2010年中国医学装备配置与发展趋势》显示,未来性能良好、使用方便、可互通互联的家用医疗器械,将成为家庭中的新&ldquo;家电&rdquo;和新&ldquo;家私&rdquo;。<br><br>  智能&ldquo;助手&rdquo;<br><br>  新医改政策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而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需要从设备、技术、医学三方面着手。<br><br>  科技部&ldquo;十二五支持&rdquo;计划医疗器械超声项目责任专家、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主任委员毓星告诉记者,农村诊所现在缺乏小型、简便、快速的智能化诊断仪器,以及与这些设备配套的相应软件。由于基层医生诊疗水平不是很高,因此,通过软件对设备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给出一些智能提示,这样更有利于基层医生做出深入诊断。<br><br>  此外,毓星表示,目前国际上能够快速解决床边诊断的医学设备应用越来越多,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快速定性、不定量的小型仪器,得到快速发展。随着我国政府对民营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持力度的加大,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的中、低端床边诊断仪器的需求将拉大。目前,国外超声&ldquo;巨头&rdquo;已开始关注我国中、低端医疗设备市场,全面的市场争夺战已经拉开,国内企业不可掉以轻心。<br><br>  &ldquo;4S&rdquo;医疗<br><br>  &ldquo;化验参数有成百上千种,没有哪位医生敢保证自己能准确记住这么多数据。&rdquo;研祥医疗事业部总监赵瑞对一位三甲医院的科室主任说的话一直记忆深刻。<br><br>  赵瑞分析说,目前,国内大医院临床人员每天的工作很繁忙,然而,现有的医院信息采集点并没有延伸到病房,无法实现移动办公。医护人员仍需要到病房边提问边做记录,之后再回到工作站将信息转录一次。这就造成了人力、时间的浪费,并且容易出差错。<br><br>  &ldquo;现有的医院信息采集系统缺少有效的&lsquo;最后10 米&rsquo;的信息手段支持。&rdquo;赵瑞所说的&ldquo;最后10米&rdquo;是指从医生/护士工作站到病人床边的这一段距离。&ldquo;如果医生走到病人床边时,能非常方便地调阅病人信息、与病人互动,这会让病人感到更被重视。同时,医生也不用一下子记住那么多参数和信息。&rdquo;<br><br>  调查显示,目前,医护人员的现实需求是移动查房、随时随地获取和传送病人信息等;而医院管理者的主要愿望是杜绝医疗差错,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等。在赵瑞理解,以病人为中心,以移动终端为载体,通过无线网络,再加上相应软件的移动医疗系统就可满足这些要求。同时,这种系统还可用于医院资产管理、移动点餐等个性化服务,从而能达到让医生、护士、病人、医院管理者四方面满意的&ldquo;4S&rdquo;(注:S为英文satisfied的首字母,即满意)服务。<br><br>  信息&ldquo;无缝&rdquo;<br><br>  有了移动医疗系统,有了便携诊疗设备,有了各种家用器械&hellip;&hellip;疾病控制将逐渐从医院下移至社区和家庭,这是一种医疗服务理念的转变,由此可大大降低医疗费用。然而,如何使各方信息安全、准确、快捷和独立地汇集和传输到医护人员那里?实现各种终端与各种医疗系统间的无缝连接和信息共享,是实现这一点的关键。<br><br>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赵自林介绍说,为了建立一个可互操作的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帮助个人或机构更好地管理个人健康和保持连续性,2010年8月20日,协会会同国内多家医疗技术公司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康体佳健康联盟。目前,中国康体佳主要专注于亚健康与慢性疾病管理、老年人健康与护理需求的监控、前瞻性健康检查三个领域。该联盟将建立家用医疗设备与信息化设备间的通讯协议标准,验证和推广相关通讯协议标准,建立个人健康管理的产业联盟,协调并联合国内联盟成员共同促进个人健康管理的发展,帮助国内联盟成员创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个人健康管理服务。<br /><br><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迎接数字互联健康时代